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龙口市七甲镇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多措并举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打造“山东手造”龙口品牌。
打造综合展示中心,拓展文化交流窗口。七甲镇秉持“非遗与手造融合”理念,依托非遗工坊,打造集产品展示和活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展示中心2处。一是位于福泽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展品涵盖面塑、黄县布老虎、黄县大糖、柳条膏、长把梨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常伦庄小米、店埠曲家姜粉等七甲特色产品。二是位于福临新村鹰口王家村王连安根雕非遗传承工作室,展品涵盖《十二生肖》《高山迎客松》《二龙戏珠》《寒钓》《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系列作品。
开展手造文化宣讲,助力非遗经典传承。2023年3月,七甲镇邀请黄县窗染花非遗传人王美玉老师在福泽新村综合展示中心开设非遗文化课堂,现场展演黄县窗染花制作技艺,以手造之美,传文化之韵。2023年4月至5月,七甲镇分别组织青年干部及周边群众到福临新村鹰口王家村王连安根雕非遗传承工作室参观学习3次,现场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通过与“非遗”零距离接触,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承办特色主题活动,擦亮“龙口手造”品牌。为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赋能作用,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七甲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今年以来,已联合七甲中心幼儿园、田家完小、七甲中学等开展“手造润童心·文化共传承”系列特色主题活动10余次,让更多人在感知和体验中爱上手造技艺和龙口非遗,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下一步,七甲镇将充分整合镇域资源,发挥山乡优势,用好“山东手造”平台,全力助推非遗文化传承,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增效。
大众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迟振 报道
滕州市龙泉街道樱花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助力赛事经济发展,山东省将建立体育赛事企业培育库、赛事人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