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宁夏西吉县林草局公示野猪综合防控项目猎捕队和无害化处理队,有6家野猪猎捕队伍和1家野猪无害化处理队伍入围。
10月12日,记者联系到公示名单上一家捕猎队伍负责人王伟(化名),听他讲述如何开展捕猎活动。
王伟的捕猎工作始于2019年,一开始纯粹是因为爱好,甚至是贴钱在做,团队里面四个人中有两个人退出,直到当地开始“赏金捕猎”野猪,民间队伍的经济状况才好转起来。据他介绍,一头200 斤左右的野猪一晚上会祸害半亩农田,一年下来给一家农户就能造成几十万损失。
如何开展抓捕野猪?王伟介绍,野猪的习性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因此狩猎工作选定在深夜进行。队员利用无人机在空中搜索,并利用热成像锁定野猪位置,根据地形和风向制定捕猎策略,放出猎犬,随后猎人赶到现场,持野猪矛上前协助,最后将野猪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捕猎过程中,团队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曾经因狗少人也忙不过来,狗累了松口导致野猪逃跑的情况。由于是夜晚作战,遇到雨天,车辆有时会陷入黄土高原的泥路,他们在大山里难以找到救援,只能等到天亮时再想解决办法。
野猪危害已波及全国多个省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国家林草局今年1月的一份复文称,“经科学、综合评估,专家认为野猪在我国28个省有分布,数量200万头,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且很多省份数量过高,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符合调整基本原则。”
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张国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野猪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天敌种群数量相对较少,使得部分地区野猪的种群数量激增,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兽冲突。
“猎捕的方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张国梁认为,很多外国的经验表明,花费大量资金在捕猎上只能起一时的作用,生物防治可能效果更好,具体来讲就是给公猪去势,之后再放生野外,减少野猪的繁殖能力,进而控制这个种群的数量,不过这一方面目前在国内还鲜有实践。
据早前报道,9月23日,宁夏市西吉县林草局发布公告遴选野猪综合防控项目捕猎队伍,计划猎捕西吉县域内成年野猪300头,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固原市林草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叫野猪种群调控项目,野猪数量超过固定区域承载量之后,林草部门就会下达一定的种群调控数量。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胡玲玲 刘志坤)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除夕当日休市基于三方面考虑:符合鼓励除夕放假的安排,贴近交易习惯,顺应市场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