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蛟龙”号升级后首次海试任务顺利完成

小刘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2025年2月27日至3月25日,自然资源部“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海试海域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此次海试是在“蛟龙”号完成多项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后实施的,取得以下突破性成果。

2025年“蛟龙”号升级后首次海试任务顺利完成
(图侵删)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是刷新“蛟龙”号下潜频次新纪录。“蛟龙”号在10天作业窗口期内共实施14个潜次,并创纪录完成4次“一天两潜”,连续9次实现“一拖二”作业,即一名潜航员带两名科学家下潜作业。通过此次高频次、高质量下潜,推动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总体下潜能力大幅提升,为实施后续高强度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充分验证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可靠性。本次海试充分验证了“蛟龙”号迭代升级和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主要是对7000米级高能量密度油浸锂电池组换装、国产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器、大深度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系统研制和应急液压系统接口扩展等4大项8小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3000米级海试验证,完成了三个全流程循环测试,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节能减耗、重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重要进展。

本航次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蛟龙”号此次技术升级后将紧锣密鼓地投入多项科考任务,包括自然资源部“全球深海典型生境计划”西太平洋、北极、印度洋等重点海区调查任务及国家基金委东北印度洋共享航次,预计2025年下潜将超过80次,开创“蛟龙号”年度下潜数量新纪录。科学家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国之重器”走向深海大洋,深化国际海洋合作,积极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北京东城区今年小学升初中继续实行三批次电脑派位

林武在省委社会工作部调研时强调 强化党建引领忠实履职尽责 推动全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欧洲航天局祝贺“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青岛西海岸新区:让基层执法“看得见管得着”

人民财评: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外眼看山东|新华社聚焦山东农业总产值过万亿

议事时刻|AI兴起伴随技术滥用,立法进程待加速

国家卫健委:7月5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其中本土3例均在

视频丨活力时尚,科技感十足!文博会上这些体验让观众很过瘾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机场附近发生爆炸 致7人受伤

做好疫情防控,薛城区周营镇志愿者在行动

济南城管3.5万人浴雪奋战:让城市温暖 让出行方便

2025年“蛟龙”号升级后首次海试任务顺利完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伯爵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