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技术让截瘫患者“动起来”,但专家称距离“站立行走”还很远

小刘

首位《超人》扮演者好莱坞著名影星克里斯多夫·里夫因骑马摔倒导致全身瘫痪,长期的物理治疗曾让他的身体恢复部分知觉。他的梦想是能帮助更多瘫痪者站立起来。

AI新技术让截瘫患者“动起来”,但专家称距离“站立行走”还很远
(图侵删)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一名截瘫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使其恢复站立的视频在网络传播。患者在植入电极后,通过“吊轨”支撑,在AI技术的辅助下可恢复部分腿部运动能力。

有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新的技术向人类展示了医学无限的可能性,然而,此类技术要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距离。目前能够实现的仅仅是让患者失去知觉的肌肉动起来,还不能实现自主站立或者随意行走。

数据显示,全球瘫痪患者人数达2000万,但能够真正实现站立行走的寥寥无几。某大型三甲医院知名神经外科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使完全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目前临床上几乎没有可能,但如果在外骨骼的辅助下,未来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

早在2023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就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通过采集数据、电刺激、神经解码等手段连接神经通路,让患者自主控制瘫痪肌肉,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本质上来讲,无论是瑞士团队,还是这次中山医院的手术,都是与脑机接口相关的,原理方法雷同,都是通过意念来控制运动。”上述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但通过意念目前实现的还只是能让瘫痪肌肉动一动,很难达到那种精准的随意运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行走还差很远。”

他进一步分析称,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就能直接将大脑信号传达到下肢,绕开受伤的脊髓,使下肢产生一些活动,但仅此而已。“未来,在外骨骼的辅助下,脊髓损伤患者倒是更有可能恢复自主行走的能力。”上述专家表示。

据介绍,此次中山医院手术采用的是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发明的“三合一”脑脊接口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在脑与脊髓间搭建“神经桥”,将两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团队还搭建了“电刺激参数-神经激活-肌肉骨骼运动”一整套仿真计算平台,根据仿真人受到电刺激后的仿真计算结果在电脑上调整参数,提升效率。

目前,该团队已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完成首批3例IIT(研究者发起研究),并在华山医院入组了第4例IIT研究。

《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提出,力争2027年,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帮助瘫痪、失语、神经性疾病等患者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创新生态初步构建。

加福民团队表示,他们还将研发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系列神经调控新方法、新技术,如针对轻症患者开发穿戴式神经调控装备、多模态运动监测系统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再添新地标!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开业

-ST鹏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雪人股份:公司未直接参与乌兰察布10万吨 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PM2.5浓度提前达标

王一博登顶岗什卡雪峰照片火出圈,景区紧急提醒

视频丨泰山区:改革落地见实效 门诊共济惠民生

中国对43个最不发达国家全部税目给予零关税优惠

增减持公告汇总丨这家公司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MSCI亚太指数上涨1%至184.2点

暴雨蓝色预警!今天傍晚至明天上午山东这些地区有大暴雨

盛松成: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尝试与当地资本合作规避风险

格兰特谈五连败:不管输赢我们团结一心,相信很快会过去

AI新技术让截瘫患者“动起来”,但专家称距离“站立行走”还很远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伯爵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