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共绘振兴图——云南大理区域协作帮扶一线见闻

小刘

新华社昆明4月3日电 题:协作共绘振兴图——云南大理区域协作帮扶一线见闻

协作共绘振兴图——云南大理区域协作帮扶一线见闻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熊轩昂、丁怡全

沪滇共建的智能温控大棚让鲜花四季绽放,跨区域帮扶让山区学子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协作开发乡村文旅让“空心寨”变身“旅居村”……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场跨越山海的区域协作帮扶正将产业升级、教育提质、乡村振兴的愿景变为现实。

清明将至,祥云县沙龙镇的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格外繁忙。花农穿梭在智能温控大棚中,将采摘的各色鲜切菊花打包分级。这个由沪滇协作资金与上海企业投资共建的花卉基地,不仅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示范窗口,更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幸福花棚”。

“‘沪滇协作+政企合作’的模式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负责人陈志星介绍,基地以3200万元上海援滇资金为启动资金,建成440亩花卉种植智能温室大棚,引入全天候光温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鲜切花全年生产,2024年产值突破6500万元。

花农正在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里采摘菊花。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蓬勃发展的鲜花产业还催生助农增收的联农带农机制,基地附近的村民不仅可以在基地里务工,还能通过流转土地收取租金、参与农民合作社分红。“现在每个月采花收入能有3000元左右,加上土地租金每年总收入有5万多元。”花农金丽纯说,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到花卉基地上班,实现家门口就业。

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是云南以区域协作帮扶为契机,通过精准对接资源促进产业振兴的缩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琰日前在云南省祥云县召开的全国区域协作帮扶工作会议上介绍,云南深化沪滇园区共建体系,推动445家企业链式引进,到位投资金额逾207亿元;区域协作帮扶成果不断夯实,协作领域持续拓宽,从产业向教育、医疗、文旅等方面延伸。

“北京大学博雅卓越班”,一块醒目的标示牌挂放在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2026届384班的教室外。“北京大学对口帮扶弥渡一中后,不仅提供了资金和师资,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白雪梅曾多次前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跟岗学习,将优质教学资源和经验带回弥渡。

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北京大学博雅卓越班”的师生正在上课。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调派优秀教师、开展教育交流、打造特色班级……北京大学近3年的“托管式帮扶”让弥渡一中的教学质量实现飞跃,弥渡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教育帮扶的“种子”逐渐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学校近3年本科率和一本上线人数都在稳步提升。”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党委书记潘懿俊介绍,弥渡一中2024年本科率达到67%,创下历史新高。

“欢迎您到漾濞来!”迎客歌起,漾濞县平坡镇阿尼么村的村民身着民族服饰,为游客带来传统歌舞表演。“上海的帮扶带来了新理念和新业态,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返乡创业者李永康见证了阿尼么村从“靠天吃饭”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历程。

漾濞县平坡镇阿尼么村内一景。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阿尼么在彝语里意为“鸟都没有的地方”,村子里山石遍布,曾深受贫穷困扰。变化源自上海市奉贤区投入1550万元援滇项目资金打造乡村文旅产业。

依托沪滇协作项目对村庄进行提升建设,村内的老宅被改造成民宿、咖啡馆等业态,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据统计,2024年阿尼么村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0余万元,成为大理乡村文旅的新名片。

苍洱之畔,春光正好,一幅景美人和、产业兴旺的新图景正在区域协作帮扶的推动下徐徐铺展。

严把疫情防控关,守好百姓“菜篮子”!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宋宇峰决定逮捕

泰安市泰山区:献爱夕阳“志”青春,石磨豆腐传真情

3年实现村村全覆盖!济南莱芜区选聘大学生任乡村振兴助理员

就市论市丨 医药医疗股全线爆发 能否开启一轮反弹行情?

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 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开幕

外媒:塞尔维亚国防部公布部署FK-3防空导弹系统最新情况,提到“强大能力”

4.6万户!山东开展2023年度第二次“双随机、一公开”集中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瑞恩·宾克利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选举

华为:计划明年部署超过10万个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焕新归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北海公园开园

天津铁警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已破获各类案件150起 行政拘留16人

协作共绘振兴图——云南大理区域协作帮扶一线见闻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伯爵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