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誉的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图侵删)
春天的北京中轴线别有韵味。图为市民在钟楼前锻炼。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本报电(记者赵晓霞)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通知,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
本次工作将完善预备名单动态管理机制、预备项目培育工作机制,建立近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梯队,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据介绍,预备项目将向遗产类型较为稀缺以及跨省份、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适当倾斜,并统筹考虑申报项目在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基础。
通知提出,本次工作采取各地自主申报、逐级遴选、专业评审的方式实施。为规范申报工作,国家文物局制作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申请表》及填报说明。市(县)人民政府作为申报主体,负责填报申请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初审遴选,形成推荐名单并上报。省级推荐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项。跨省份、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不受数量限制,需要同时说明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运行情况。
据悉,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材料,综合考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意见,更新发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科源制药:投资7.2亿元建设高端特色中间体及原料药智能制造项目(二期项目)
韩媒:中国OLED市场份额迅速增长,生产能力将于2028年超过韩国
早AI大众|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闭幕;这个国庆“好客山东”火出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伯爵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