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新异地就医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中遇到的备案程序繁、证明材料多、提供转诊转院和在外急诊证明难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省医保局经过充分论证和对医保基金可承载力进行充分测算,对全省异地就医相关政策进行了统一改革和简化。省医保局局长张宁波介绍,这意味着,全省9700多万参保群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联网结算更加方便快捷。
此前一天,有关省内异地参保人员临时来济住院、门诊、门诊慢特病就医联网结算无需办理备案的消息已经在朋友圈流传,可见这则消息有多么让人“关注”。医院一位大夫特别在朋友圈提示:省内异地患者来省城医院住院无需办理转诊和备案,出院实时结算报销。
国家人社部多次要求全面完成医保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是这项工作的“推进版”,新政策实施目的简言之就是“异地就医,当地待遇”,这项政策简化了就医手续,方便了患者,可谓“新年大礼包”。
首先,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在异地就医环节上“删繁就简”,为“病有所医”增添了“高效率”。
新政策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全面取消证明材料。其中,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不再提供转诊转院证明或在外就医急诊证明等材料;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异地就医备案不再提供户籍证明、居住证等证明材料,实行承诺备案制。而且,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长期居住地就医,一次备案长期有效,并按照参保地待遇报销。这就为患者就医节省了时间,也为后续报销提供了方便。
新异地就医政策,特别有利于急诊患者。记者本人曾遇到一次突发外地就医事例。有一次,家里一位哥哥操作电锯时,不小心割断了大拇指,鲜血直流,紧急情况下从外地到省城就医,因为伤情重,而且是第一次异地就医,不知道及时办理转诊备案,结果影响了后面的报销额度。这类急诊中出现的问题,因为新政策的实施就可以避免了。
其次,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为患者提高“就医选择面”创造了更好条件,医院也有了提高诊疗服务的压力和动力,患者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政策规定:今后,异地就医直接备案到就医地,不再备案到具体医疗机构,参保人可在备案就医地所有联网的普通门诊和住院定点医疗机构中自主选择,并实现直接结算。自主选择医院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医院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针对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
其三,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有助于平衡各地报销差异,减少地方就医“羁绊”,保障患者利益。新政策规定,“凡建立职工和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政策的市,参保人员省内跨市、跨省异地就医,可以不受签约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和等级限制,均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并实现联网结算,异地报销与本地报销额度合并计算,不超过当年度门诊统筹报销额度。”
过去,一些地方的医保结算存在“地方利益”现象。有些患者想到更好的外地医院就医,但是参保地为防止“资金外流”,一般通过某些方式将患者留在本地医院就医,如今患者“可以不受签约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和等级限制,均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并实现联网结算,异地报销与本地报销额度合并计算”,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消除地方因素阻碍,对患者是一大利好。
多年来,许多人都感受异地就医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感到就医环节还有需要改进的空间。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为在山东就医的患者提供了方便和保障,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要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流动,为“全国医保一盘棋”提出了更高期待。在城市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不但看到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就是在小区中,也会看到许多外地户籍的老人在照顾孙辈,他们中的大部分要在这里养老,医疗服务是刚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250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5747人,流动人口为375816759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37153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5097960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数量庞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跨市跨省流动,需要异地就医政策不断完善。
“异地就医,当地待遇”是医疗保障发展方向,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医保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群众就医中的难点和痛点,提岀解决方案。山东新异地就医政策出台说明,仅仅“备案取消证明材料”一个小变化,就会带来群众就医舒适度的大提高,这对今后医疗保障政策的持续改进,是一次有益示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以色列暂停允许救援物资进入加沙 胡塞武装威胁恢复对以军事行动
一季度经济形势解读系列④丨一季度山东外贸“量稳质升” “新三样”增长超九成之外还有惊喜
地铁公安分局海洋大学站派出所民警地铁站里开展“抵制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空间”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