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拿好身份证,戴好口罩,不要着急,按顺序排队上车……”6月22日上午7点半,在青州市庙子镇上庄村村委会门前,工作人员正在组织村民乘坐专车前往疫苗接种点位接种疫苗,大家排队上车,秩序井然。村民到达现场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行体温检测、预检登记、预防接种等环节。接种并完成留观后,专车再将村民送回村里。
“孩子们平常都上班,我们老两口打针不方便,有了专车可太好了,直接把我们送到接种点,全程还有工作人员讲解,又方便又放心。”杨集村的李爱英夫妇都是坐专车到庙子镇老教管办接种点接种,两针疫苗现已打全。
考虑到山区乡镇的地形因素,以及村中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距离接种点路途遥远等问题,庙子镇变“班车”为爱心“专车”,重点服务上庄、泰和、杨集三个管区群众,以管区为单位每天按时接送群众,并安排工作人员随车陪同,以最贴心的服务,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爱心专车”已累计接送3000余人进行疫苗接种。
为方便群众接种疫苗,庙子镇还落实夜间“接诊”,坚持延时接种到点。该镇年轻人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难以在工作时间前往接种点,为此,两个接种点通过延长接种时间、加派工作人员等措施,实现夜间接种“不断档”。接种时间延长至21点,让在外务工的群众下班后也可以顺利接种。
“平常都是早出晚归,总是赶不上接种点,现在有了夜间接种,晚上下班回来顺路就能接种了,也不用着急了,很方便。”在城区打工的孙传凯告诉记者。
为了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减少等候时间。在进行疫苗接种通知时,该镇改变传统线上扩散、村内广播等大水漫灌的方式,根据上级派发的疫苗数量、批次、剂次,做好接种人员安排,由专人专线进行精准通知,以熟悉的号码、熟悉的联络员、熟练的服务,消除与群众的“陌生感”,提升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通过党员带头接种、优先重点人群、兼顾普通人群等方式,确保了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这只是青州市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的一个缩影。连日来,青州各镇街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举措,组织开展暖心便民服务活动,引导市民群众有序接种新冠疫苗。
东夏镇采取“2+x”的接种点选址策略,在镇区设置东夏中心卫生院、老五中西邻2个固定接种点,在人口较多、离镇区较远的村庄设置临时接种点,切实解决接种群众往返奔波的难题,做到“就近接种、安全接种”,并视接种情况随时转移或者增设接种点;王母宫经济发展区改变传统以社区、村“两委”主干为主体的组织方式,以4个农村社区和3个城市社区为单位,将辖区划分为7个一级网格,以69个村为单位,划分若干二级网格,每个二级网格由3名机关干部组成,每名机关干部协助所包靠的村“两委”干部一起,动员发动群众接种疫苗,形成社区、包村组、村居三级联动机制;邵庄镇做好上门通知服务,尤其针对年龄较大的群众全部上门通知,方便他们第一时间知道接种信息。同时拨付资金10万元用于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物资保障,并做好医护人员生活保障服务,落实好医护人员休息、生活、加班保障措施,确保了安全有序。另外,由于天气炎热,云门山街道、高柳镇等还为接种点配备了遮阳伞、凳子和水、绿豆汤、“降暑套餐包”等防暑物资,为接种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截止目前,该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6万余剂次。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郑秀宝 丁艳萍 报道)
商务部: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超29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成功!台儿庄村干部刘培宇在千佛山医院捐献300毫升造血干细胞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槐荫区西北地区首个急救站,济南吴家堡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齐医养结合“急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