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1月28日下午,威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王伟,及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威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威海全市生产总值3017.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1.6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2.2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86亿元,增长3.7%。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7:40.4:49.9调整为10.0:38.5:51.5。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2%,增速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增长2.2%,林业产值下降5.6%,牧业产值下降2.9%,渔业产值增长4.7%,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4.4%。粮食产量喜获丰收,总产量66.15万吨,较上年增加8.17万吨,增长14.1%;粮食单产385.22公斤/亩,较上年增加66.45公斤/亩,增长20.8%。水产品产量增势平稳,全年水产品(不含远洋)总产量247.73万吨,增长5.0%,其中海洋捕捞59.24万吨,增长5.5%;海水养殖186.31万吨,增长5.1%。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增速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势良好,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加值分别增长55.4%、41.5%,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拉动明显,174家新增企业增加值增长4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在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企业生产成本逐步降低,盈利空间进一步释放。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75.07元,较上年下降1.42元;利润总额增长24.2%,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96%,较上年提高2.81个百分点。
服务业加快恢复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增速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个行业保持正增长。其中,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1%、13.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4.2和9.5个百分点。
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增速较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1.2%,第三产业下降1.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3%,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7.2%。房地产投资逐步恢复。202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93.51亿元,增长2.7%。
消费市场继续回暖
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2和0.3个百分点,成功扭负转正。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乡村快于城镇1.1个百分点。商贸企业销售情况总体改善。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4%;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虽仍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已大幅度收窄,企业经营加快恢复。
财政收支实现正增长
2020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39亿元,增长1.0%,较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89.77亿元,下降2.7%,降幅较上年收窄12.6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主体税收收入增长0.9%,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49.3%,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财税根基更加夯实。财政支出回升转正。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1%,较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成绩突出
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14.57亿元,增长15.1%,增速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65.82亿元,增长26.6%;进口448.75亿元,下降7.0%。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2.1%,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69.7%,保持主导地位。跨境电商增势迅猛。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34.6亿元,增长74.7%。
金融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2020全市贷款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12月末余额达到3396.6亿元,全年增加512.6亿元,较上年多增加157.2亿元,增量达上年的1.4倍,创历史同期新高。12月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不含地方政府债券)余额4346.8亿元,全年增加691.8亿元,较上年多增加212.2亿元,增量达上年的1.4倍,创历史同期新高;2020年全市新增贷存比为106.4%,较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创近3年新高,对实体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生保障成效显著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37元,增长3.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24元,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1元,增长5.3%。城乡收入倍差2.16,较上年收窄0.05。
物价指数控制在合理区间。202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5%,涨幅与上年持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累计上涨9%,其他七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呈“三升四降”态势。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累计分别上涨2.1%、4.6%、2.9%,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价格累计分别下降2.1%、0.1%、4.4%、0.2%。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理想汽车回应网传车内摄像头拍摄色情图片:不法分子移花接木造谣抹黑 已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