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个体工商户按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小刘

今日(7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关于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意见》已印发,将在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到2025年底,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对个体工商户由低到高分为A、B、C、D共四类,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2025年底,个体工商户按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图侵删)

个体工商户遍布城乡、数量庞大、领域广泛、发展迅速,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生力量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5亿户。

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作为提高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总局在全面深入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基础上,对占经营主体总量三分之二的个体工商户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基层监管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

根据该《意见》,到2025年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全量个体工商户实施科学分类,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中常态化运用,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到2026年底,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专业领域监管有效结合,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深入推进,监管效能普遍提升,服务发展有力有效。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长效机制,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提升,政策精准供给和帮扶培育更加高效,个体工商户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基础上,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并在政务服务、融资贷款、激励奖励等工作中积极参考信用评价结果,助力信用风险低、信用评价好的个体工商户获得更多政策红利,让信用的价值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得到充分体现。

《意见》还提出探索建立个体工商户标注制度、对“四新”类个体工商户探索实施触发式监管、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监测预警、积极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场景等创新性监管制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

推荐白天错峰游览!国庆前3日泰山这一路线夜间票预约已满

视频|鄄城斗鸡活动传承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中国卫星:2024年净利润2791.4万元,同比下降82.28%

连续异动个股一览_34

前5个月新增减税降费76亿元,上半年“非接触式”办税达到91

关于郑州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报

中金:节后A股短线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中期“大底”条件仍在完善过程中

山东全面启用社保基金专用电子票据,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布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视频丨外籍友人“赶大集”、游景区 体验中国传统春节

刚刚,山东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老百姓心里踏实了!棚通渠、渠连沟、沟进河、河入海,寿光排水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2025年底,个体工商户按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伯爵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